「爸爸,你贏得了諾貝爾世界和平獎。」歐巴馬早上六點起床,他的女兒瑪麗亞跑來這麼對他說。10月9號,上任美國總統還不到一年的歐巴馬,以黑馬之姿一躍而出,打敗眾人所預測的熱門人選,如中國異見人士胡佳、魏京生以及維吾爾運動領袖熱比婭,在一片歡呼與驚訝聲中,摘下諾貝爾和平獎桂冠。當然,這樣的結果也引起了許多爭議:歐巴馬憑什麼獲獎?

貝拉克‧奧巴馬 (Barack Obama)父親是來自肯亞的留學生,母親是堪薩斯州人,在2007年11月4號,當選成為美國第56屆總統,他打破黑人在美國的最大障礙,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從1963年金恩博士的演講「我有一個夢」開始,種族歧視與隔離的抗爭不間斷地持續進行著,歐巴馬讓這樣的抗爭有一個階段性結束。黑人不再只能當政務官,更可以成為美國總統,美國長久以來存在的種族不平等的遺憾,在產生第一位非白人總統後開始產生變化,代表美國對民族融合有新的看法與期待,歐巴馬當選讓全世界對種族問題也開始轉趨樂觀。這樣特殊的身分讓評審團一致認為:「他對族群融合帶來新的契機,也為人類的未來帶來希望。」

歐巴馬在當選後一改之前美國『世界警察』的強硬姿態,進而採取迂迴漸進的方式來改善難解議題。如對北韓進行緩和談判,也不在東歐佈署飛彈防禦系統,用妥協務實及和平理念方式執行外交;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歐巴馬在無核世界裡的理念及主張。歐巴馬在布拉格演講時曾表達建構無核世界的希望,他認為核武是最危險的冷戰遺產,唯有減少核武,才能「降低人類面臨的危機」。即使有人認為在大家都投入核武競賽的現狀裡,歐巴馬未免過於天真,但在9月24號聯合國安理事會上,歐巴馬仍是成功地達成中日法英等15個國家無異議通過禁止核子擴散條約。評審團一致認為歐巴馬「在加強國際外交及各國人民之間合作上,做出了非凡的努力。」

歐巴馬提出許多嶄新願景,的確讓人十分振奮,但最令人質疑的是:「歐巴馬並未有任何實際的成績。」歐巴馬上任總統至今只有九個月,在諾貝爾獎提名截止時,也僅只上任一個月,尚未對國際社會有顯著貢獻或影響,很多人認為這時候頒給歐巴馬『為時過早』,甚至被視為一個『笑話』。歐巴馬在和平議題上著墨許多,但至今仍未有一件他真正做到。伊拉克撤軍進展遲緩、巴以問題並未因歐巴馬斡旋而獲得解套、耗時八年的阿富汗戰爭甚至還有可能需要增兵……等。雖然他有幾點措施想要促進和平,但對達成和平協議卻連曙光都還未見。若要符合諾貝爾和平獎裡「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多貢獻的人或組織」的獲獎標準,歐巴馬顯然還不夠達到『盡最大努力』的那個人。因為在204個候選人名單裡,有更多默默在第三世界國家盡心盡力的人士,持續不懈地付出大半世紀,以一個剛踏上世界舞台的政治新人來說,諾貝爾和平獎來得太快也太突然,這使諾貝爾和平獎的公信力進一步下降不少。

或許如歐巴馬自己所言:「諾貝爾獎是給推動理念者動力,促使他採取行動。」但就更大多數人而言,諾貝爾獎不僅僅只是給推動理念者一個象徵性的獎牌,更是對為世界和平無怨無悔付出的人最大的榮譽。相信今後全世界的人都會睜大眼睛,仔細盯著歐巴馬的所作所為,是否真的符合諾貝爾和平獎的名譽。

 

更多評論請至

台灣記者協會:http://www.twra.org.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