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房價節節高升,薪水卻遲遲未漲,現在人買房子越來越難,想在台北買一棟房子雙薪家庭不吃不喝需花23年,如果是台北縣也得花9.1年。房屋售價過高除本身地價攀升外,自然也逃脫不了建商及投資客為了獲利炒作建地,高價賣出賺取利潤,因此造成有限土地金額節節上升,遂與升斗小民的薪水不成比例。為了讓中低收入、弱勢族群或是社會新鮮人有房可住,經建會正研擬「社會住宅」計畫。社會住宅是一種強調「只住(租)不賣」的精神,由政府或社福單位居間扮演仲介角色,或是興建低價住宅,出售(租)給中、低收入戶或社會新鮮人,並訂定補助條款給予需要修繕房屋、租屋、購屋等民眾。

  雖然政府立意良好,但實際上土地資源有限,土地售價金額難以控制,成本支出無法掌握狀況下,倒不如先掌握台北市現有空屋或餘屋,將土地資源整合後讓「社會住宅」平均分散於各個現有社區,可免去將弱勢民眾集中一處,反被視為貧民窟,衍生許多社會問題。之後由非營利機構協助辦理租賃管理,不僅可以防止土地買賣抄弄,也借助非營利機構對弱勢團體的熟悉度,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如中華物業管理協會主辦及台北市公寓大廈暨社區服務協會聯合主辦的CoCoNai全民房仲網透過總幹事與社區結合,蒐集整理社區內空屋數量並協助房屋租售。總幹事本身就是房屋仲介代理人,對社區、屋況會有一定程度上了解,如果能經由對社區最熟悉的管委會進行相關服務,不僅可以降低價格,買賣交易安全度也會提高。

  「社會住宅」的買賣經營模式便可仿效此一模式進行。因為房價過高導致一般民眾無法順利購得房屋,供過於求的狀況下勢必出現許多空屋,政府大量收購此類型房屋,訂立較為公正合理價格出售(租)給民眾,並嚴格訂定標準杜絕投資客侵擾,降低房價炒作的可能。導入非營利團體經營管理則是抽成費用減少,較有經驗處理相關事宜減少糾紛。當然最大受益人還是一般民眾,不用再望著天價房屋感嘆自己是無殼蝸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